春节长假增加攀比恐慌综合征发病率
年终考核成绩平平、绩效奖金不见涨、职务升迁更是无望,节日中走亲访友,胡吹海聊竟也会让一些人患病。记者昨天从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及部分医院心理门诊了解到,春节长假以来,一种心理症状——“攀比恐慌综合征”的发病人数正在大幅度增加。
昨天上午,记者在上海市心理咨询中心见到了前来就诊的徐女士。她今年32岁,还没有结婚。长假期间,她一想到这个亲戚问“找到对象了吗?”、那个朋友问“年终奖是否比别人拿得多?”等问题,心里就一阵阵发怵,接着就开始出现失眠、盗汗、心慌等症状,只好来找心理医生诊治。医生说,这是“攀比恐慌综合征”的一种表现。
记者了解到,前、昨两天前往市心理咨询中心接受咨询的人数就已经有上百人次,比往年明显增多。长假期间的聚会中,“对象收入高吗?”、“年终奖拿多少?”、“一月能赚多少钱?”、“房子买了吗?”等话题,成了人们拉家常的主要内容。然而,这些原本很普通的问话,对于一些人来说却是被点到“痛处”,甚至引发了他们的心理疾病。据了解,这些患者多数是白领,也有不少机关工作人员。
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心理测量研究室主任张新凯教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眼下正是这种心理问题的井喷时期,而相当比例的身体不适,仅是心理问题的一种“变异反应”。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在日常门诊中,绝大多数的求诊者都会首先想到去综合性医院做一次全身体检,而几乎没有人会想到给自己做一次“心理体检”。
张新凯说,其实心理体检与身体检查一样,都是用专业数据说明健康状态。所不同的是,心理体检是由专业心理医师通过心理访谈的形式,对体检者做出包括心理障碍、心理困扰等10个方面的筛查与评估,最后通过专业的统计和分析为体检者建立心理健康档案,并同时给出相应的建议。
市精神卫生中心院长肖泽萍教授指出,心理体检的目的不仅仅在于发现问题,最主要的是要帮助每个人了解自己的性格特点,化解心结,以便在学习、择业、处事等日常生活中扬长避短。心理体检可以让人们在专业人士的帮助之下,了解自己,摆脱困扰。
本文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涉及版权问题请立即与微微健康网联系。
查看更多:
春节长假增加攀比恐慌综合征发病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