饭后20分钟后再开车防止胃肠功能紊乱

  美国号称“车轮上的国家”,驾车几乎是每个人最常用的出行方式,但很多人不知道长期驾车而不注意身体保养会是健康的隐形杀手。那么,如何才能避免这些疾病,做个健康快乐的驾车一族呢?

  脊柱 开车颈腰最受伤

  现在很多开车一族已经成了颈腰痛的高发人群。

  为什么开车会损害脊柱呢?首先,有的机动车的座位设计不符合人体工程学原理,会使得脊柱生理曲度发生改变,很容易导致腰背肌的慢性劳损,诱发肌筋膜炎。

  其次,交通拥挤时,驾驶者心情烦躁,常常会紧急刹车,容易出现过度负荷或急性损伤(又称闪腰),造成颈腰痛。

  再次,机动车迅速增加,驾驶者在路上滞留时间明显延长。人长期处于坐位及颠簸状态时,椎间盘承受的压力较大。经测定,驾驶汽车时椎间盘压力为0.5千帕,踩离合器时,压力增加一倍。长期反复的椎间盘压力增高,会加速椎间盘退变或突出。

  实验显示,随着振动时间的延长,椎间盘的髓核、内层纤维环和外层纤维环的水含量会随之逐渐减少,椎间盘内的氧张力及细胞活动度也明显减低。

  最后,驾驶机动车时腹压增高也会增加髓核突出的机会。

  由此可见,开车一定要注意保护好自己的脊椎。建议开车时在座位上增加颈枕和腰枕,以维持脊柱的生理弯曲。

  另外,应该适当增加步行和锻炼的机会,减少机动车驾驶时间,让脊柱充分休息。

  胃肠 饭后20分钟再开车

  据统计,驾驶员及长时间驾车者的功能性胃肠病、胃十二指肠溃疡等疾病的发生率明显高于一般人群。

  驾车需要保持头脑清醒、注意力集中,因此必须保证大脑有充足供血。在生理情况下,人进食后血液会大量流向胃肠道,以保证消化吸收功能的完成,此时大脑供血相对减少,因此通常在进食后有困倦的感觉。

  如果进食后即刻驾车,大脑供血与胃肠道供血都不能得到充分保障,容易产生困倦、嗜睡及腹胀、呃逆、泛酸、腹部不适等症状,导致胃肠功能紊乱。

  另外,长时间驾车会影响人体生物节奏。很多人都有过开车过程中肚子饿、想排便的经历,但开车时往往用主观意识去抑制这些生理要求。正常的生理反射受到反复、长期的抑制,会使反射减弱,导致消化功能紊乱。经常抑制排便会减弱排便反射,使便意淡漠,导致便秘。

  另外,驾车过程中通常遇到的堵车、不文明驾驶现象会使人产生紧张、焦虑、愤怒等不良情绪,这些情感可以通过神经内分泌途径影响胃肠分泌、运动和黏膜血流量,导致胃酸分泌过多、黏膜血流量减少,催生胃、十二指肠溃疡等疾病。

  为此,建议驾驶者:避免长时间开车,连续开车超过2小时就要休息一下。

  按时、有规律地作息,开车不要错过就餐,餐后不要立刻开车,休息20分钟左右再开。

  增加涵养,戒除焦躁情绪,开心上路。

  心脏 高速行车易心肌疲劳

  高速行车除了会增加车祸的发生频率外,还会对人的身心健康产生一系列影响,并称之为“高速行车综合症”。

  车辆行驶的速度越快,驾驶员的精神就越紧张,大脑皮层高度兴奋,肾上腺素类物质分泌增多,促使心跳加快。如车辆速度超过每小时80公里,心率会增至每分钟100~110次;车辆行驶速度每小时120公里以上时,心率会超过每分钟110次。

  长时间的高速行车,可使心肌疲劳而影响心血管功能,还容易诱发冠心病。

  因此,驾驶员在高速公路上行车,不可超速行驶,这样既可保障安全,又有利于自己的健康。

  前列腺 驾车久坐易发炎

  久坐车里,缺乏经常性的体育运动,造成男性阴部冲血,引发前列腺发炎。特别是坐在汽车的软椅上,臀部深陷其中,阴囊受挤压,使静脉回流不畅,阴部血液的微循环受阻,严重时可导致精索静脉曲张,睾丸下坠、下腹部钝痛。

  而且长时间开车让睾丸新陈代谢产生的有害物质排泄不畅,使睾酮分泌减少,导致性功能障碍和男性不育症,甚至发生睾丸坏死。

 

本文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涉及版权问题请立即与微微健康网联系。

查看更多: 有车族保健 健康 包养